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关于征候与视界的实验

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关于征候与视界的实验

admin 2025-01-20 电线管理知识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澎湃新闻获悉,国内首个以艺术、科学与科技纬度展开探索的双年展——“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 2025”近日在北京798对外展出。

此次双年展以“征候|视界”(SYMPTOMATICA | HORIZON)为主题,策展团体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将艺术、媒介考古、科技、哲学与社会学融为一体,特邀来自13个国家的19位艺术家,汇集24件融合前沿技术与观念的装置、雕塑、影像、绘画等多元创作,回应当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突出征候。

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 2025:征候|视界,展览现场,798CUBE,2025

在“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科学为何在艺术中变得如此重要这一议题,798CUBE执行馆长李东妊认为,在过去两年的探索中,在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中发现,科学是本质,科技是路径,艺术是表达,这三者相互交叉,又相互影响。在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科学、艺术与科技之间的融合已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问题,不仅需要科学数据与科技的支持,还需要从艺术的视角进行探讨,这些问题往往成为艺术-科学-科技双年展的重要主题。

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 2025:征候|视界,开幕式现场,798CUBE,2025

在策展团体Vestige看来,“征候|视界”是一场实验,19位艺术家在延展的艺术视域中捕捉时代的征象,并通过充满症状的当下,预示艺术世界中尚未被探索的领域。在双年展主题的阐述中,褚梦儿(策展团体Vestige代表)强调科学不仅仅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它同样为艺术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方法论。通过科学的探索与思维方式,艺术得以跨越技术实现的限制,发挥出强大的创作力量。展览的另一大特色是我们融入了传统媒介,如绘画和雕塑,不仅是展览中的重要部分,也与科学技术的讨论互为补充。

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 2025:征候|视界,《征候|音流—力场》表演现场,798CUBE,2025

开幕式上,来自荷兰的艺术家团体埃维丽娜·多姆尼奇&德米特里·盖尔凡德(Evelina Domnitch & Dmitry Gelfand)为双年展带来了开幕表演《征候|音流—力场》(SYMPTOMATICA | FLUX - Force Field)。表演同时展现了声音的三维特性、水难以捉摸的物理属性,以及天体和亚原子粒子旋转动态的奥秘。展览空间在此刻化身为一座实验室,过去与未来在此交汇,催生前所未有的跨学科艺术生成形式,带领观众经历从“观看”艺术作品到“感知、诊断与体验”艺术作品的感知转变。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以“消逝”“回声”“拓扑学”为线索,作品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生物艺术与动态艺术,创造出一个个时空隧道,让过去与当下在现实的膜层上共振,将传统媒介与科技融合,将生物系统与数字网络及自然交织,并将声音转化为有形的形态,构成了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崭新叙事。材料在艺术家各自独特的实践中被转化为艺术,以具象化新现实的姿态呈现。

展览现场

“消逝”探讨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边界空间,通过对宏大与微小、永恒与短暂的并置,这一章节挑战了人们对永恒的理解,突显出现实的流动性以及人类在把握全谱存在时的感知局限性。在声学炼金术的领域中,声音超越了其无形的特性,成为空间中的雕塑力量,展览中的这些装置作品挑战了人们对听觉世界及其隐藏作用的理解,重新定义了声音、物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拓扑学”的线索通过依赖共生的原则探讨机器形态的特征,研究机械、算法和有机过程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系统的过程,考察技术实体与生物实体如何相互融合、彼此塑造又被彼此塑造,揭示了科技与有机现实之间的深刻互联。

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 2025:征候|视界,媒体发布会现场,798CUBE,2025。

开幕圆桌论坛邀请参展艺术家拉尔夫·贝克尔(Ralf Baecker)、纳维德·纳瓦布(Navid Navab)、玛丽亚·科申科娃(Maria Koshenkova)、王功新、莎莎·斯帕察尔(Saša Spačal)、Cod.Act成员安德烈·德科斯特德(André Décosterd),以及策展团体代表金允哲(Yunchul Kim),围绕“从破界到破局:新角色,新纪元”的主题探讨以科学作为艺术实践基础如何为艺术创作带来新角色,以及支撑这些创作的底层逻辑:媒介哲学如何为当代艺术运动中的新流派开辟新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

金允哲提到,“科学和技术,是符合我们这个当代社会的主题,我们要向人们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与传统思维截然不同的一些关于宇宙和自然世界的思考。通过“征候|视界”的参展作品,也为新的时代赋予新的哲学本体论。”拉尔夫·贝克尔(Ralf Baecker)谈及此次的参展作品《随机存取记忆》,“之所以选择让算法基于沙子这一媒介运转,是看重它介于精细性与脆弱性之间的张力。”

展览现场

王功新解读了参展作品《摇摆的灰色》的理念,“黑白两个极端是纯粹的,其中的灰色却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它本身每分每秒都在变化,观众看到的灰度和产生的感受也在变化。”莎莎·斯帕察尔(Saša Spačal)回应了她艺术实践的核心,“我相信,我们生活在一个共生的世界当中,所以我试图能够超越万物竞争的维度来理解不同的物质或者生物之间的关系。”

展览现场

纳维德·纳瓦布(Navid Navab)的声音炼金术基于他多元化的学科背景,“我会把不同的学科混合在一起,自然地融入到我的艺术创造当中。这本身就很像炼金术。”玛丽亚·科申科娃(Maria Koshenkova)将对科学的好奇心加入创作,“玻璃这一常见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会处于不同的物质形态。它对我来说代表着当今社会的脆弱性,因此我把这种情绪直观地进行了视觉化的呈现。”Cod.Act成员安德烈·德科斯特德(André Décosterd)说道,“我和我弟弟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艺术家。但我们都从科学中获取灵感,科学让我们得以在艺术创作中进行更多实验性的尝试,比如用物理机械的约束去预测一些难以预测的东西。”

“未来已来:AI与艺术相互唤醒”,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落成之展。

据悉,双年展呈现期间,将伴随着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这座充满未来人工智能色彩的AI工厂落成,由人工智能企业北电数智联合798CUBE共同策划的特别展览“未来已来:AI与艺术相互唤醒”即将开幕。本次艺术展览项目旨在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让神秘莫测的算力、算法、数据艺术可视化,让观众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沉浸式、多维度体验AI的艺术化表达。

转载请注明来自武汉市东西湖鑫峰电线电缆销售处,本文标题:《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关于征候与视界的实验》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